贾无欺又跑了一趟匠作处,得知王老师傅的徒弟叫赵铭,前些日子刚从京城回来,现下正在沄城城郊的官窑赶活。他一大早就将晏栖香从睡梦中轰了起来,要拉着他往城郊去。

“急什么,”晏栖香被催得没办法,只好边走边穿衣服,他单脚跳着穿上云靴,“那人既是替朝廷办事,一时半会儿也不会离开。”

“他等得,你却等不得。”贾无欺睨他一眼,“就怕再过几日,不只潇州府,这大江南北的布告栏上都会有你晏栖香的大名。”

晏栖香十分光棍道:“不过一个名字,只要不放我的脸在上面,怎么都好说。”

贾无欺哼了一声:“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?今日他敢冒你的名采花,明日或许就会冒你的名杀人,真到了那时候,你又该如何?”

晏栖香耸耸肩,露出一个任君处置的表情。

“该说你心胸宽大呢,还是没脑子呢?”

“人生本已够苦,反复琢磨咀嚼,岂不苦上加苦?”晏栖香将扇柄在掌中拍了拍,跟在贾无欺身后走下了楼。

清晨的一枝春分外安静,一晚上极尽妍态的女子们都纷纷洗尽铅华,关上绣房的门,伴着熹微的晨光进入了梦乡。大厅中只留有一名瘦削的小姑娘,以备不时之需。她此刻趴在桌上睡得正酣,一听到动静,迷迷糊糊地抬起头,眼睛还未睁开话已先出了口:“客官有何吩咐?”

“请问城中驿站可有人来过?”贾无欺问道。

小姑娘一听,忙揉了揉眼睛,在身上摸索一阵,终于找出一张纸条。她看向贾无欺:“客官可是姓贾?”

贾无欺应过后,她小心翼翼地将纸条递给贾无欺:“驿站的人昨儿个半夜送来,特意吩咐要亲手交到客官手上。”

贾无欺展开一看,原来官府的仵作连夜给王老师傅验了尸,结果与李大夫的判断趋于一致。仵作并未发现任何中毒的症状,若要进一步深究,恐怕需要开腔才行。然而开腔对已逝之人来说是大不敬的事,须得家人同意才行。王老师傅的子女并不在沄城居住,恐怕至少需要两日,才能通传消息。

晏栖香从贾无欺那里已知道了昨天发生的事,看到纸条后,便道:“也许王老师傅真是患有不治之症,恰好昨日发作,才突然辞世。”

贾无欺将纸条掖进口袋:“若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。”

两人脚步匆匆,穿街而过,路过望潮楼,门前空空落落,不论是小贩还是食客都尚未从睡梦中醒来,惟有那衣着破烂的老头,倚着柱子唱着不变的歌。

“好个奇怪的老爷子。”晏栖香颇感兴趣地看向老头道。

“你稍等一下。”

贾无欺说着,走入酒楼中,唤起睡眼惺忪的小二,请他帮忙温壶酒送给门外的老头。晏栖香听到他的交待,意外道:“没想到,你还是个善心人。”

“只因平日囊中羞涩,从未施舍过一钱半文。”贾无欺道,“不好容易从郝有财那里刮了点油水,这才有了资本。”

两人说话间,脚下生风,很快便走出了城。小二将温好的酒放在望潮楼外的老头面前,老头依旧头也不抬,自顾自唱着歌。

朝阳曦曦,晨风依依。天青云白,空山寂寂。

官窑说是在城郊,贾无欺二人走了约莫半个时辰,却依旧没见到窑洞的影子。幸而时逢春夏之交,浓荫匝地,夹道成春,山野之间的风景,分外宜人。二人一边欣赏着沿途风景,一边向前行进,不知不觉,便深入山谷之中。这时只听水声激激,在空山回响,举目一望,前方深有三十余丈的山涧上,挂有一条银龙般的山泉。泉水自山顶流下,撞在嶙峋怪石之上,一时间水珠四溅,波涛荡荡,与风吹木叶之声相与鸣和,格外清壮。

山泉落处,玉带般的清河缓缓流淌,一条木桥横亘其上,在迷蒙的水雾中显得愈发古朴。就在贾无欺二人驻足观瀑的时候,一个影影绰绰的身影穿过水雾缓缓走来,他在这四处弥漫的水汽中赤脚而行,衣衫上却未沾上一点水渍。

“有人来了。”贾无欺注意到远方的人影,“我看这山中岔路甚多,不妨向他问问官窑该如何去。”

“我也正有此意。”晏栖香含笑点了点头。

话音刚落,那人已走至近处,二人这才注意到他的特别之处——

一身缁衣,光头赤足,好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。

“善哉小师父——”贾无欺脱口道。

善哉在二人面前停下,清澈的目光定定看向贾无欺:“阿弥陀佛,施主认识贫僧?”

贾无欺忙指了指自己鼻子:“是我,贾无欺,千面门弟子。”见善哉还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,他又补充道,“我和你小师叔一起,帮你还了章台柳的钱,可还记得?”

善哉一听道这,恍然大悟道:“原来是贾施主,多日未见,贾施主的易容术愈发精进了。”

贾无欺一听,哭笑不得地摸了摸自己的真脸,问道:“善哉小师父为何会来此处?”

“贫僧奉掌门之名,要前往北宗面见天净大师。路过此处,听闻垂云寺近来香火颇盛,远近闻名,无数信徒纷纷从潇州府各处赶来。贫僧有些好奇,便在那里挂了单。”

“这么说来,垂云寺便在此山之中?”贾无欺问道。